钢铁业观察:热卷市场价格或冲高回落 |
导读:虽然近期热卷市场“一枝独秀”,但是,随着远期价格连续走低,14日国内热卷价格涨势明显放缓,市场成交一般,钢厂发货也不多,预计热卷市场回稳的可能性极大。 令人十分意外,在今年冬天来到之际,中国的钢材市场出现了“板强长弱”的意外走势;以螺纹钢为代表的建筑钢材市场延续十月下旬以来的弱势回调格局,而以热轧为代表的板材市场却是一路高歌猛进,随着宝钢上调12月份碳钢板材出厂价的刺激到位,短期内热轧等板材价格还将继续维持涨势,板材和板材市场的走势分歧还将延续,但从下游实际需求的释放的情况来看,预计到十二月中旬以后,板材市场也将激情退却,高位回落的可能性很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9月中旬开始至今,常用规格的热卷均价涨幅达到700元/吨,中厚板均价涨幅为430元/吨,常用规格冷板均价涨180元/吨,十月中旬以来的近一个月时间里,板材方面整体上依旧处于上涨趋势;而长材方面,代表钢种螺纹钢均价涨幅为430元,进入十月中旬后,相继经历过窄幅盘整,到十一月份的弱势下调走势,目前来看,依旧难有明显止跌的痕迹。 板材市场的持续向好,特别是热卷市场的涨势喜人,无疑给这个寒冷的动天升了一炉子火,温暖了几乎冰冻的钢铁行业;然而分析其涨势背后的条件,我们却又充满了担忧,主要考虑在于国内需求依旧较弱,出口形势也呈现高位回落的迹象,另外十一月份宝钢等主要热轧的排产计划有所增加。 首先来看热卷的需求方面,从十月份的制造业PMI数据所反应的情况来看,虽然10月PMI指数重回50%的枯荣线以上,但相对涨幅较弱,且其下游如造船、机械、汽车等主要热轧板卷使用行业依旧处于较高的库存威胁之下,国内造船行业2012年以来持续处于低谷期,国内众多大船厂订单量萎缩近半,部分沿海船企倒闭不在少数。另外制造业也是疲软不堪,三一集团、中联重科等国内主流工程机械制造商业绩出现大幅下降,三一集团今年基层技工裁员风波不断,显示着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低迷;汽车行业相对较好,车市销售量持续回升,但独臂难挽大局。 整体来看,热卷等板材的下游需求依旧处于相对低位,而由于11月份热卷类钢材出口形势依然较好,各大钢厂出口订单量较大,使得国内现货市场在资源方面暂时还难以获得充足的补充,未来一段时间内,现货市场低库存将依旧是支撑热卷类钢价小幅反弹的最大理由;但近期以来的价格持续回涨并未带动需求的释放,在基本面上,未来热卷涨势难现需求面的支撑。 再来看出口方面,尽管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钢材出口市场呈现回暖趋势,但十月份开始出现逆转。据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钢材出口环比下降,共出口钢材484万吨,环比9月份的515万吨减少31万吨,降幅为0.6%;1-10月累计出口钢材4578万吨,同比增加11.8%;才仅仅维持了一个月,钢材出口的良好形势就被迫扭转了。尽管热卷11月份出口量继续微增,但价格开始回落。据统计显示,17家主要热卷钢厂11月出口计划量为51万吨,环比增加0.2万吨,部分钢厂的热卷出口价有所下降。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钢厂了,11月12日,宝钢出台12月份碳钢钢材出厂价政策,包括冷热轧、电工钢等在内的普碳钢材均上调50~150元不等,这是宝钢年内第二次上调出厂价,但相对于现货钢价近700元/吨的涨幅来说,宝钢价格政策此次不到200元/吨的调整充分显示出其对后期热卷类板材价格继续上涨的走势并不看好,仅保持谨慎乐观而已。此次宝钢调价更显理性,同时也是钢厂在年底将政策向市场倾斜的一个反应。 宝钢上调出厂价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热卷等板材价格的拉账热情,这两日板材市场涨幅有明显放大迹象;但碍于终端成交仍显低迷,单靠低库存、钢厂抬价等因素支撑的板材价格上涨之路明显缺乏基础,后期热卷价格恐怕存在冲高回落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