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企业转战网络寻找商机 |
钢铁作为社会建筑、制造等领域重要耗材,是国家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应用广泛且品种繁多。 近几年来,国家为了适应大局发展和宏观政策的调整,我国钢铁业2012年1月至5月利润下降56.9%,大中型钢铁企业7月份净亏损19.84亿元,8月钢铁行业已经到达全面亏损的程度,钢铁交易处境险峻。 在钢铁交易现状形势的严峻考验下,传统钢铁交易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随之暴露:由于缺乏精细加工产业,中国钢铁生产企业和钢材需求企业之间出现严重信息不对等,巨额中间利润被美日韩等国钢铁精细加工企业抢走,中国钢铁企业仅依靠粗加工赚取微薄利润;中国传统的钢铁交易采用简单的“一买一卖”模式,供需市场难以有效对接,企业往往要花费大量物力、人力,才能发现有效客户;在钢铁物流方面,传统的仓储、配送、运输过程,由于管理方式落后,也存在着不能有效监控运输过程、客户满意度不高、物流成本高等问题。显然,传统的钢铁交易平台已经不再适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寻求一种新的交易模式和平台才是钢铁交易行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关键。 伴随着大量钢企的亏损,众多的钢贸流通企业以及终端钢企业已经开始密谋转型。最为明显的是不少钢贸商已经嗅到了网络营销的商机,开始试水网络营销。 特别是2004年宏观调控以来,钢材价格大起大落,无论是钢铁企业还是用钢企业均存在着迫切规避风险的需要,然而当前钢铁现货市场受交易手段的限制满足不了这种规避风险的需求,广大钢铁相关企业强烈的套期保值需求下催生了钢铁电子交易市场。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钢铁电子市场依托网站开展交易且交易方式灵活,业务范围多样化等诸多优点,已经被更多的钢铁贸易商所接受。 钢铁电子市场的快速发展,较之传统现货交易市场,钢铁电子交易市场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大宗钢铁交易由于资金比较大,买卖双方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付款的时效性、账户资金安全性、付款提货及时性、产品服务定制化等方面,第三方支付品牌只有妥善解决以上方面的问题,才能得到大宗商品交易用户的青睐。 来源:赛迪网 |